|
 |
 |
视频监控系统知识 |
|
 |
|
 |
摄像机高清智能化:图像输出特点分析 |
摄像机高清智能化:图像输出特点分析 作为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核心设备,网络摄像机的应用和普及代表了网络视频监控发展的程度和阶段。毋庸质疑,网络摄像机正在逐步适应当前和未来的多样化需求,必将成为视频监控领域的主流产品。高清摄像机在图像传输方面的特性有哪些?未来高清智能化发展需注意哪些内容? 高清摄像机输出图像 高清是在广播电视领域首先被提出的,在安防领域的高清摄像机在输出图像时需具备两大特性:一是高清摄像机输出的图像要符合“高清”标准;二是高清摄像机输出的图像还要具备网络传输的特性。 输出图像要符合“高清”的标准:高清是高清晰度电视(HighDefinitionTeleVision,HDTV)的简称,由美国电影电视工程师协会(SMPTE)制定。在视频监控领域沿用了广播电视的标准,将“高清”定义为720p(1280×720,逐行)、 1080i(1920×1080,隔行)与1080p(1920×1080,逐行)三种形式。目前众多厂家在宣传自己的“百万像素”、“300万像素”甚至“500万像素”摄像机,其实“百万像素”并不是指摄像机的视频分辨率,它仅仅表示摄像机图像传感器的感光元件数。在评价某款高清摄像机的图像清晰度时,除了注意图像传感器的“总像素”外,更为关键的,是要查看它的视频分辨率是否达到了“高清”的标准。 输出的图像具备网络传输特性:高清摄像机有多种视频输出接口,例如HD-SDI、YPbPr和HDMI等,这些高清摄像机广泛的应用于广播电视领域和视频会议领域,但它们无法进行长距离传输,在视频监控领域应用范围较窄。具备以太网接口的高清摄像机,利用IP网络传输音视频图像,不受地域限制,符合视频监控需远距离传输音视频的特点,在视频监控系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。 高清 高清这个名词基本是伴随着高清电视开始的,在多年前就开始流行。然而对于监控行业,真正大规模的应用也就是最近一两年的事,这主要是监控技术的快速发展,包括编码技术、网络技术、传输技术、存储技术等,高清监控成为可能,整体技术方案也逐渐成熟,逐渐被用户所接受;当然,用户对监控需求的改变,对高清的推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 上海浦东城区高清视频覆盖项目是一个典型的代表。该项目是截止目前国内最大单一高清视频监控项目,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高清监控项目。此项目有超过一万余个监控点,大规模采用了高清技术,成为中国监控市场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型高清监控工程,对于推动高清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,具有里程碑的意义。 与标清相比,无论是从分辨率、显示效果还是流畅度来看,高清都比标清更有优势。从分辨率来看,720p的分辨率是CIF分辨率的9倍、 1080i/1080p的分辨率是CIF分辨率的20倍,在同样的显示环境下,高清会清晰得多。从显示效果来看,高清既支持大屏显示,又支持16:9宽屏显示,可以大大增强用户的观看体验。从流畅度来看,高清支持更高的帧率,比如720p和1080i/1080p都可以支持60帧/秒或60场/秒,其图像流畅度比标清要高一倍。所以,高清监控是监控行业发展最主流的趋势之一,作为采集前端,网络摄像机的高清趋势也随之而动。 |
|
|